服用中草药 须与食物特性调配

中药和食物各有其性味和特点,配搭不适,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在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之余,也须注意与平日食物的四性与四补属性调配。

自古以来,人类借着中医食疗和药膳经方来防治疾病。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中草药对人体健康的裨益。不过,除了选择适合自身健康的中药之外,一些会跟人们平日食物相冲相克的中药,也必须多加注意。

本地资深中医博士董金华受访时指出,早在中国商代,民间已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调适治疗;先秦时期就分有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兽医(动物医生)和食医(营养医生)四大类。其中食医掌管帝王的饮食,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人的体质和不同食物的特性作调配,以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中医饮食文化有医食同源和药食同源之文献记载。《黄帝内经》记载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中药和食物都有其性味归经和特点,若配搭不适,可能引起很多不良反应。大家服用中药时,还是必须谨慎选择。

一、发物类: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如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鸡肉、猪肉等。另外,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配合中药膳时,应多加注意选择食材。

二、酸涩类:

此类食物由于酸过多而刺激肠胃,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食材涩者,大多含鞣质,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这些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适合与浓茶同服。

三、辛辣类: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的功效,若过多食用,容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念nù)、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所以热证病人避免同服上述食材。

四、生冷类: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适合热证疾病。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应当禁忌。而在服用人参和其他滋补药时,应注意药性相恶,例如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可降低或消除补药的效力。

五、油腻类: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有损脾胃,凡外感疾病、黄疸(念dǎn)、泄泻者,最当禁忌。油煎、油炸的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六、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咸寒而腥,且含有异性蛋白(foreign protein),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多吃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脾胃有病者不应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如鲤鱼、鲍鱼,蚌肉、虾和螃蟹等。鱼腥类食物也属发物,敏感体质者应慎用。

董金华医师分析食物的四性与四补。

食物四性,包括:温、热、寒、凉。

温热性食物具有健脾、开胃和补肾如羊肉、生姜、大蒜、胡萝卜、龙眼、胡椒及酒类;

寒凉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和解毒如螃蟹、鸭、苦瓜、绿豆、菠菜、梨及豆制品。

平性食物指的是介于温热和寒凉的食物如猪肉、鲤鱼、磨菇、苹果及南瓜等。

食物四补:

中药与食物的配搭具有防病强身的作用,大致分为四类:

·补气的食物具有改善疲劳、气短、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和感冒,如人参、红枣和甘草;

·补血的食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对面色苍白、头昏眼花、容易失眠者有裨益,如当归、熟地、何首乌和枸杞等;

·补阴的食物适合身体虚弱、烦躁失眠、头昏耳鸣和口干舌燥的患者,如百合、沙参、知母和白木耳等;

·补阳的食物适合四肢冰冷、腰膝无力、小便频繁的患者,如冬虫夏草、附子和肉桂等。

他提醒说,患者须忌口,特别在疾病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董金华提供饮食原则供参考:

1. 阳虚体质

适当多摄入性温热,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食物如荔枝、桂圆、姜片、花椒等食物。

2. 阴虚体质

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等膳食纤维及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包括含有丰富蛋白质类如小麦、糯米、芝麻、甲鱼、牡蛎、番茄和柚子等。

3. 气虚体质

应摄入平衡饮食,主食应以粗粮及细粮相配合,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如小米、鸡肉、红枣、香菇、山药和蜂蜜等。

4. 血虚体质

应以活血养血,可以多喝玫瑰花茶、红花酒,还有多吃当归、阿胶、红枣、山楂、三七、橘子和鸡肉等。

5. 气郁体质

应以补肝阴,养肝血,如阿胶、百合、麦冬、枸杞、桑葚、桂圆和黑芝麻等。

本地资深中医博士董金华提醒说,患者须忌口,特别在疾病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