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 国医大师李佃贵 谈“浊毒”

文/李梅

健康是大家的共同梦想,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一般来讲,健康有十大标准: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处世乐观,态度积极,工作效率高;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牙齿清洁,齿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我总结健康的标准是“五好三良”:即胃口好、二便好、睡眠好、口才好、腿脚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想健康长寿,如何才能做到呢?中医养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中医养生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养筋骨,吃饱喝好养形态,更重要的是养道德,养智慧,养心神。

古人说“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一般人饮食起居常常违背养生的规律。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然而疾病的种类为啥没有减少,甚至有一些疾病的发病率相反却越来越高?

   杀手 ”常被 忽视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城市的发展,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天地之间。“浊毒”物质充斥全球每个角落以及人的机体之中,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2019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了全球10大健康威胁,其中,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位居首位,而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正是由于人们生态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发病率急剧攀升,究其根源,或外感天、地之浊毒,或内生人之浊毒,胶结不解,百病丛生。所以在当代,“浊毒”是严重危害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所谓浊毒,泛指一切对人体有害的不洁物质和不良情志,可分为外浊毒和内浊毒,外浊毒又分为“天之浊毒”和“地之浊毒”,内浊毒主要是指“人之浊毒”。

①天之浊毒:主要是指污染的空气、噪音、电磁辐射、光辐射以及弥漫于空中的致病微生物等;

②地之浊毒主要是指污染的土壤和海洋、污染的食品、污染的饮用水、滥用的日化品、微塑料;

③人之浊毒,主要由于情志不畅、神志不清、饮食不节(洁)、起居失常以及代谢障碍所形成,它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我们今天主要说说天之浊毒。

在天之浊毒中,空气污染首当其冲,它对人体侵害有三条途径: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空气污染不仅可引起唿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噪声困扰对人体六个方面危害:对听觉系统可造成不可逆的感觉神经性听力损伤;对神经系统可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导致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引发噪声性神经衰弱综合征,增加自杀的倾向;对生殖系统可导致经期紊乱、提高自然流产率、畸胎发生率和早产儿出生率;此外,还可造成升高血压、升高血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危害。

电磁波辐射已被世卫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长期而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神经和免疫等系统造成伤害,成了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而家用电器、办公电子、手机电脑等成为电磁波辐射的最大来源。

自然光、反射太阳光、人造光等都可能造成光污染。通常认为的光污染,主要是人造光。据统计,许多一线城市的人患有头晕头疼、眼睛干酸、心烦失眠、长期紧张疲劳甚至心动过速等病症的折磨。通过调查统计发现, 得该类病的城市人与灯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上述病症被称为“灯光疲劳综合症”。

另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一些致病微生物提供了繁衍的有利条件,无数的致病微生物菌弥漫空中。像新冠病毒,就属于浊毒的一种。当然,地之浊毒中污染的土壤、海洋、食物、水、日用品,还有微塑料,以及人之浊毒,对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那么,如何去除浊毒呢?

净化人体内环境是浊毒理论的健康观和核心思想

未来最好医学的标准,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未来医学的研究方向,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未来医学的目标,应逐步向预防疾病、维护健康、防止损伤调整。而未来医学的标准、方向和目的,归根到底就是我国2000多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所提倡的三个字——“治未病”。“治未病”将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治未病”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愈防复,但同样是治未病,当下的治未病已经和2000多年前的治未病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疾病谱都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正如张元素所言:“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浊毒理论赋予治未病思想新的内涵:未病先防——预防浊毒内生和外感;已病防变——及早发现并祛除浊毒;既愈防复——扶正固本,根除浊毒之源。

俄罗斯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曾提出人体自身中毒学说。认为人体自身代谢的垃圾不能及时排出,是导致人类多种疾病和早衰的首要原因,这与浊毒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而从中医整体观来看,不能忽视外界因素,即天之浊毒和地之浊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已是全人类健康的公敌,浊毒物质充斥全球,人类已成为时代产物的“浊毒垃圾桶”,而这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根源所在。因此,浊毒理论提出新时代的健康观是“净化人体内环境”,这也是浊毒理论的核心思想。即通过人体净化浊毒系统协同作用,使人体清净明亮,健康长寿,并以此指导临床诊疗和养生保健。

浊毒化是浊毒理论的发病观

浊毒理论从“浊毒”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认为浊毒有内外之分,有轻重之别,有有形之浊毒,有无形浊毒,有在经络,有在脏腑,可上犯清窍,可下注二阴。疾病的发生很多都是浊毒病邪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化,即致病过程;浊化的结果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变,即形态结构的改变,包括现代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浊变的结果是毒害细胞、组织和器官,使之代谢和机能失常,乃至机能衰竭。浊毒致病有三个特点:黏滞难解,易阻遏气机;入血入络易伤气阴;气血失调易瘀易积。

化浊毒是浊毒理论的方法论

浊毒理论提倡张子和的:“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但在浊毒的治疗上,不是单纯的攻邪,更重要的是“化”,既固本以清源,又解毒以澄流。注重治未病,防治结合。提出了三清三调,所谓三清,即在体内浊毒壅盛时,清理体内浊毒的三个重要法则:透表化浊解毒—从汗液而排;通腑泄浊解毒—从大便而出;渗湿化浊解毒—从小便而去。所谓三调,即在体内浊毒尚未形成,或疾病缓解期时,扶正以绝浊毒之源的三个重要法则:宣肺化浊解毒——绝上焦浊毒之源;健脾化浊解毒——绝中焦浊毒之源;益肾化浊解毒——绝下焦浊毒之源。三清三调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临床上当视疾病不同阶段,抓住疾病当下的主要矛盾,或以三清为主,辅以三调;或以三调为主,辅以三清,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化浊解毒特色治法

依据浊毒理论,以三清三调为主要治则,临床上我们创立了18种治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泄浊解毒法: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浊毒内停日久,可致腑气不通,邪滞壅盛,《金匮要略》中就指出:“谷气不消,胃中苦浊……”可通过通腑泄浊将浊毒排出体外。本法运用通泻药物荡涤腑气,保持腑气通畅,使浊毒之邪积从下而走,属中医学下法范畴。临床用于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口气秽浊,大便秘结不通等症。常用药物为大黄、川朴、枳实、芦荟等;常用方剂为小承气汤等。

(2)渗浊解毒法:湿浊同源,湿久凝浊,久则浊毒内蕴。《丹溪心法·赤白浊》指出:“胃中浊气下流,为赤白浊。……胃中浊气下流,渗入膀胱”。可见浊毒之邪可下注膀胱,苏东坡在《养身杂记》中说到“要长生,小便清”,只有小便通利,人体水液代谢正常,才可以使浊毒从小便排出;也有利于稀释血液,预防血浊。本法以甘淡利湿之品,使浊毒之邪从下焦排出。临床用于肢体水肿,小便不利,身体困重,泄泻清稀,舌苔白腻,脉濡等症。常用药物为茯苓、猪苓、泽泻、冬瓜子、薏苡仁等。常用方剂为五皮饮、五苓散等。

(3)透浊解毒法:浊毒蕴结肌表,保持汗出可以疏通腠理、宣通肺卫,有利于体内浊毒通过汗液透达于体外,从而排出浊毒。本法属中医学汗法范畴,达表透浊解毒以汗出邪去为目的,中病即止,不可过汗。如发汗太过易损伤津液,甚则大汗不止,导致虚脱。此外可配合使用蒸浴、针灸等疗法达到出汗目的。临床常用于胃脘疼痛,遇寒加剧,头痛,身痛,无汗等症。常用药物为香附、紫苏、生姜、防风等。

(4)芳香辟浊解毒法:“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无论内因或外因,脾胃失司,湿浊之邪阻于中焦,日久化生浊毒,单纯祛湿难获良效,需以芳香辟浊类药物“解郁散结,除陈腐,濯垢腻”。本法以气味芳香之品,醒脾运脾、化浊辟秽,临床用于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干多涎、舌苔白腻等症。常用药物为藿香、佩兰、半夏、苍术、白术、砂仁、紫蔻仁、陈皮等;常用方剂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或三妙丸等。

(5)祛痰涤浊解毒法:因痰性流连黏结,积着胶固,需加以荡涤才能祛除。痰郁而不解,蕴积成热,热壅血瘀,热极则生毒,形成浊毒内壅之势,本法可从发病之来源,祛痰涤浊解毒,临床用于胃脘堵闷,肢体困重,纳呆,口中黏腻无味,大便溏或大便不爽等症。常用药物为半夏、陈皮、瓜蒌等,常用方剂为小陷胸汤。

(6)清热化浊解毒法:因湿凝成浊、痰浊内阻,致血瘀气滞,气郁而化热,热极则生毒,浊毒蕴结,缠绵难愈,故化浊解毒的最后关键在于清热化浊解毒。本法可从发病的来源上遏制浊毒的产生和传变。临床用于周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和,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口黏,恶心欲呕等症。常用药物为黄连、黄柏、黄芩、栀子、龙胆草等,常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葛根芩连汤等。

(7)攻毒散浊解毒法:浊毒已成,久居体内,毒陷邪深,胶结固涩,非攻不克,需以毒攻毒,活血通络,故常用有毒之品,借其性峻力勐以攻邪,才能将聚集在一起的浊毒攻散,使浊毒流动起来,或排出体外,或归于清气。但应用此法需注意,有毒性的药物多性峻力勐,故在正气尚未衰竭而能耐攻的情况下,可借其毒性以攻毒。若患者正气多已受损,其治不耐一味勐烈攻伐,因此,以毒攻毒之应用,应适可而止,衰其大半而矣,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和耐攻承受能力,把握用量、用法及用药时间,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常用药物有斑蝥、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土鳖虫、守宫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