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笋蕨鲜美时 有人却吃出消化道出血

春笋是湖南人的心头好,春笋炒腊肉、春笋炖鸡……这“一口鲜”丰富了湖南人餐桌上“春天的味道”,不料有人却吃出了消化道出血。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忆岚提醒,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肝硬化患者等三类人群尤其要“管住嘴”,避免诱发消化道出血。

家住长沙县37岁的李女士,最近在山上采回了很多春笋和蕨,家里的餐桌上三天两头就有这两道时蔬。前几天晚饭后,李女士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吐出一口鲜血,而后又连续吐了几次血,且大便带血,并感到头晕,由家人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救治。经消化内科检查,她被确诊为十二指溃疡引起的小动脉出血,进行急诊胃镜及介入治疗后转危为安。住院期间,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李女士过往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造成消化性溃疡,最近因常吃笋、蕨等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引发消化道出血。

张大爷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吃了朋友推荐的止痛药“双氯芬酸钠”后,疼痛立竿见影缓解了,于是“双氯芬酸钠”成了他家的常备药。最近,张大爷胃部隐隐作痛,影响睡眠,他想着胃痛也可以吃点“双氯芬酸钠”来止痛。谁知吃下后,胃痛反而加重,且疼痛越来越频繁。老人认为是药物剂量不足,又加大了剂量,结果胃痛更加严重,伴有呕吐咖啡色液体和解黑便、头晕乏力,被家人送到医院。

李忆岚介绍,常用的“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张大爷服用的“双氯芬酸钠”等,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临床应用极广,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消化道损害。张大爷本来就因服用“双氯芬酸钠”引起了胃黏膜损害,出现胃痛,加大剂量服用后,胃溃疡加重引起出血。

肝硬化患者也是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最近,55岁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郑先生因呕血就诊住进该院消化内科,入院当晚再发呕血、出血性休克,经会诊后转入重症医学科。当时,郑先生处于嗜睡状态,血压73/34毫米汞柱,心率170次/分,生命垂危。经床旁急诊胃镜检查,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医生紧急施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郑先生转危为安。

李忆岚介绍,肝硬化患者常常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在饮酒或进食粗糙、油煎、烫热、坚硬的食物后,易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类患者一旦消化道出血,往往出血量大,可危及生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