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志愿服务为载体,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整合党员、团员、群众服务力量,“定制”健康知识宣传、医学人文关怀、护理康复服务等贴近民心需求的服务,将医院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医院工作,形成全覆盖多元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动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红绶带”来了
医保报销找到“门路”
“医生,听说现在门诊费用也可以报销了?没拿社保卡能报销吗?我家住得那么远,回去拿又要耽误半天!”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蒋阿姨十分焦急地来到门诊咨询窗口求助。
恰逢医保政策宣传员杨晓琳值班,她第一时间上前回复道:“阿姨,您说的情况是可以解决的,您把手机支付宝或者微信打开,可以激活医保电子凭证进行报销。”
短短几分钟,蒋阿姨门诊医保报销流程就顺利完成。据了解,自今年1月1日起,成都市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许多群众对于新政策如何报销、哪些费用可以报销及报销流程均不太了解。为了切实解决群众报销难的问题,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保管理部在门诊咨询处设置了“医保政策宣传岗”,每周一至周五配备专人,佩戴红绶带,进行政策宣教、指导报销服务。
同时,医院医保管理部还印发了500余份宣传单,为前来就诊的群众进行政策宣教。据统计,截至目前,医院已为2万余名患者办理了医保门诊结算业务,为3000余名患者提供了医保报销咨询服务。
“红马甲”入户
群众有了“健康管家”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为传承红色经典,弘扬雷锋精神,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康复、口腔团支部的团员们积极响应共青团号召,走进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宁溪社区刘爷爷家中,为他进行患肢康复功能锻炼、血糖血压监测,为老人及家属宣传普及防跌倒、“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此外,团员们还先后来到另外7户困难、残疾老人家里,逐一了解老人们近期身体情况及生活状况,陪老人聊家常、做家务。
放射科日常诊断报告均由专人送往各科室,患者及家属拿到报告后,在见到自己的管床医生前,往往很难读懂诊断报告,无法及时了解病情。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3月6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检验超声科团支部组织开展“传承雷锋精神,送服务到身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前往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从专业角度为30余名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专业建议。
“这类活动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我们也将会多渠道征集患者意见,实时改进医疗服务工作,逐步提升患者满意度。”放射科主任胡富碧表示。
同时,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血液科、神经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科室通过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推进志愿服务向基层、向群众不断延伸。
红色教育洗礼
志愿信念更坚定
近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产科开展了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在宣传妇产健康知识的同时,还带领党员及团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黄霖故居,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在绿荫掩映的黄霖故居内,200多张黄霖兄妹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组成了他们积极投身革命的奋斗史。医护人员们被革命先辈忠于党和国家,无条件服务于人民,用学识和血肉之躯为新中国崛起做出巨大贡献的精神深深感染。
产科主任唐国珍在参观结束后,向党员及团员们讲述了自己在临床上的亲身经历,“作为一名医者,肩上承担着挽救生命的重大使命,我们的工作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重,心系百姓生命安全,才能在岗位中寻找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丑医生”陪伴
患儿脸上有了笑容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丑医生”志愿者团队自成立以来,不断促进医院医疗人文服务新形式和新模式的探索,引导医务人员通过换位思考、加强沟通等手段,让患者感受到医疗的“温度”。
3月7日,“小丑医生”团队联合儿科团支部、康复科党支部开展“学习践行二十大,我约‘雷锋’春天行”系列主题活动。
今年5岁的小女孩丫丫(化名)不久前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高烧不退,住进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刚到科室时,丫丫因为发烧和咽喉不舒服,每天吵着要回家,每次护士给她输液,都很不配合。“小丑医生”志愿者团队第一站来到了丫丫的病床前,为她表演魔术,搞怪的动作逗得丫丫哈哈大笑。
此外,志愿者还到病房里为大家宣讲甲型流感病毒及诺如病毒预防小知识,手把手教患儿家属护理知识;在儿科活动室里,“小丑医生”志愿者通过临床烫伤案例,进行防小儿烫伤家庭指导,解答家长问题,缓解育儿焦虑。
他们是一群以小丑装扮出现在医院里的医务人员,以幽默的方式为病床上的患者带来好心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神支持。病房里,因为他们,更有了暖意。
据了解,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丑医生志愿者服务项目”拥有志愿者60余名,每年服务患者3000余人次。